芬兰代替酸洗法磨削烧伤检测仪
零部件的表面层烧伤将使产品性能和寿命大幅度地下降,甚至根本不能使用,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为此,生产企业一方面通过执行正确、科学的工艺规范,减轻和避免出现磨削烧伤现象;另一方面,加强对零部件的检验,及时发现不合格工件,并判断正在进行的磨削工艺状况。 但长期以来,对工件表面磨削烧伤的检验,除了简单的目测法外,就是采用已延续多年的传统方法——酸洗法,即在被检零部件表面涂上酸液或将其浸入盛有按规定配制的酸液槽中。之后(或在把工件取出后)根据表面呈现的不同颜色,对磨削烧伤的程度作出相应的判断。一般地说,若色泽没有变化,就表明情况正常;而当颜色变成灰色,则说明已有烧伤情况存在,随着色泽变得越来越深,表示工件表面因温度高,引起的磨削烧伤为严重。
从以上描述可知,酸洗法本质上属于定性检查,难以对磨损烧伤程度做出定量的说明。 鉴于上面两点,采取传统方法时,只能采用抽检的方式,且样本很小,欲对所执行的工艺过程作出较确切的评价并予以改进是很困难的。 理论表明,酸洗法检验只能反映因金相组织结构变化引起的硬度下降这种情况,对于工件表面存在的残余应力则无法反映,故在全面揭示磨削烧伤的程度上显得不足。 另一方面,由于使用了酸液,企业增加了消除环境污染的负担;传统检查方法的规范化可靠性水平较低,难以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评定标准。
芬兰代替酸洗法磨削烧伤检测仪采用了一种新颖、高效的磨削烧伤检测方法——磁弹法,即BN法(Barkhansen Noise Method) 磁弹法即BN法(Barkhansen Noise Method),是以1919年发现的物理学Barkhansen效应为基础开发的一种测试方法,芬兰代替酸洗法磨削烧伤检测仪能有效地对磨削烧伤进行测试。